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币江布局底层两大公链湖风稳定为何起云再争先恐后巨头

币江布局底层两大公链湖风稳定为何起云再争先恐后巨头

2025-09-21 17:44:23 [市场] 来源:链圈视角

今天绝对是加密货币圈沸腾的一天!Stripe和Circle这两家重量级玩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扔出了重磅炸弹——都在布局Layer1公链。一个是低调已久的"Tempo",一个是高调官宣的"Arc"。这场突如其来的稳定币大战,让我想起了当年Visa和万事达卡的巅峰对决。

为什么不做L2?这是个好问题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为啥不走Coinbase的老路?要知道Base的成功案例就摆在眼前啊!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和生态,还能蹭上排序器的经济红利,简直就是条捷径。

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两家大佬盯上的是支付专用链这块大蛋糕。Tether系的那帮人早就开始喊"稳定币需要原生的支付基础设施"了,搞得像模像样的Stable和Plasma链每天都在提醒行业:稳定币不该永远寄人篱下。

Circle的野心:从代币发行商到基础设施建造者

Circle这次的布局真是下了盘大棋!表面上是在应对Tether系的压力,实际上是在复制Visa当年的"网络中的网络"战略。他们很清楚:USDC光做个"普通代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变成基础设施。

我特别喜欢他们的商业策略——把前端利润让出去,专注网络层的薄利但规模化收益。这招Visa当年就用过:降低手续费先占领市场,等网络效应起来了再躺着赚钱。Arc这条链还特别聪明地兼容了外汇和资本市场需求,简直是B2B支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Stripe的关键抉择:开放还是封闭?

说到Stripe的Tempo,最大的悬念就是它的开放程度。作为支付领域的"最后一公里"之王,Stripe手握海量商户资源,但这既是优势也是陷阱。

如果他们真敢把Tempo做成完全开放的公共网络,那绝对能引爆整个生态;但如果变成自家后花园,很快就会被开发者们用脚投票。这事Visa早就给过标准答案:先建立互联互通,品牌价值自然水到渠成。

这不是简单的攻防战,而是商业模式的终极选择

很多人说Circle在防守、Stripe在进攻,这个说法太简单了。在我看来,Circle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他们要重新定义游戏规则!把周边环节标准化,把核心结算层打造成行业标杆。

最危险的反而是行业可能陷入"伪创新"的泥潭。要是每家大公司都搞半吊子的"专有公链",我们就等着回到互联网前的黑暗时代吧——各种封闭网络靠适配器勉强互通,成本高得吓人。

成败关键:开放程度决定一切

我给这两家的建议很明确:

对Circle来说,赶紧把测试网搞起来,把USDC作为gas费的流程做到极致简单。最关键的是验证节点标准必须透明开放,别玩私相授受那一套。

Stripe要么干脆转做L2,要么就把Tempo的开放性做到极致——外部验证者、开源模块、独立治理,一个都不能少。

说到底,这场大战比的不是谁TPS更高,而是谁能建立起真正的跨主体信任。就像当年TCP/IP协议最终战胜了各种专有网络一样,开放和互联才是最终的赢家之道。

(责任编辑:案例)

推荐文章
  • 从风投视角看加密市场: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百倍币

    从风投视角看加密市场: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百倍币 最近花了些时间研读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项目分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来观察整个加密市场。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些项目的投资逻辑,以及我的一些个人思考。说实话,写这个系列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挖掘真正有价值的项目?Foresight Ventures那篇标榜"百倍币"的文章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 ...[详细]
  • LUNC能否重振旗鼓?一位老韭菜的深度观察

    LUNC能否重振旗鼓?一位老韭菜的深度观察 记得去年五月那天,我正在喝着早茶刷着手机,突然看到LUNC的暴雷新闻,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代币,一夜之间几乎归零。但让人敬佩的是,Terra Classic社区这群"死忠粉"硬是咬着牙开始了漫长的重建之路。USTC重新挂钩:一场精妙的"数字魔术"最近圈内热议的,是TerraCVita团队Rex提出的反向拆分方案。要我说,这招确实够聪明。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把10张1块钱... ...[详细]
  • 昨天的黄金空单策略又赚翻了!

    昨天的黄金空单策略又赚翻了!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上混久了,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瞻前顾后,等到想明白了,机会早就溜走了。就拿昨天来说吧,我在社区里实时分享的那个黄金空单策略,当时就有好几个朋友私信问我:"现在入场会不会太晚了?""要不要再等等看?"结果呢?等我吃完午饭回来一看,价格早就跌到止盈位了。我这人啊,做交易从来都是快准狠。每天给大家分享的都是现价单,看到机会就果断出手。你猜怎么着?那些犹犹... ...[详细]
  • 比特币为何在用户活跃度上碾压以太坊?一场意想不到的较量

    比特币为何在用户活跃度上碾压以太坊?一场意想不到的较量 最近我在研究链上数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以太坊在智能合约领域独占鳌头,成为了DeFi和NFT的主战场,但在日常用户活跃度上,老大哥比特币依然稳坐头把交椅。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数据不会说谎:比特币活跃地址遥遥领先9月15日的数据显示,比特币当日活跃地址超过80万个,这个数字是以太坊的两倍还要多。这让我很惊讶,因为以太坊这个"全能选手"不仅能像比特币一样进行价值转移,还能运行各种... ...[详细]
  • 别再错过柴犬币的二层网络革命:Shibarium或将改写SHIB命运

    别再错过柴犬币的二层网络革命:Shibarium或将改写SHIB命运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加密货币起落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Shibarium的诞生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像是给柴犬币(SHIB)装上了一个性能强劲的新引擎。为什么Shibarium如此特别?记得去年以太坊网络拥堵时,我朋友支付了200美元gas费只为转一笔几十美元的交易吗?Shibarium正是为了解决这种尴尬而生。作为以太坊的第二层网络,它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辟了一条专属车道,让SHI... ...[详细]
  • 比特币的逆袭:一个数字货币如何赶超支付巨头Visa

    比特币的逆袭:一个数字货币如何赶超支付巨头Visa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比特币的交易量超过Visa这个消息时,不由得惊叹这个"数字黄金"的成长速度。区块链的世界真是每天都在创造奇迹啊!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行业的观察者,我发现2023年对比特币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还记得2017年那场疯狂的牛市吗?那时候比特币的交易量第一次让我们眼前一亮。再到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时,交易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但说实话,这些都比不上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B... ...[详细]
  • 沉睡6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苏醒:5630万美元资产异动引发市场猜测

    沉睡6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苏醒:5630万美元资产异动引发市场猜测 区块链世界刚刚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安全公司PeckShield最新监测显示,一个"沉睡"近6年的比特币地址突然活跃起来,里面躺着2100个比特币,换成现在的价格约值5630万美元。记得2017年10月那个秋天吗?那时候比特币价格还在6000美元左右徘徊。这个神秘地址就是在那个时间点收到了这笔钱,当时价值1180万美元。谁能想到,6年过去,这笔投资竟然翻了快5倍!要我说,这位持有者还真是沉得住气。最... ...[详细]
  • 比特币淡定应对美联储中场休息:数字黄金的抗压测试

    比特币淡定应对美联储中场休息:数字黄金的抗压测试 最近这波金融市场的平静期着实让人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当比特币这个"市场情绪温度计"也表现得异常稳定的时候。就在美联储按下利率"暂停键"的这几天,比特币像个淡定的老手,稳稳地在27,000-27,260美元这个区间里徘徊。这种处变不惊的表现,倒是给最近被各种经济预测搞得神经紧张的市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丝安慰。美联储的微妙平衡术说实话,这次美联储的决定既在预料之中又暗藏玄机。5.25%-5.5%的利率区间... ...[详细]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投资人的记性真是比金鱼还差,上一秒还在欢呼,下一秒就开始恐慌。这不,比特币从12.4万美元的高点回落,立刻就有人开始喊"熊市来了",仿佛之前的大涨从未发生过。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种情绪波动太典型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前市场其实有三个强劲的引擎在推动:全球放水的大环境像开了闸门,机构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监管态度也比往年友好得多。这三个因素叠加,让这波行情比2021年那轮... ...[详细]
  • $NAUT通证:Zebec生态的进化与价值延续

    $NAUT通证:Zebec生态的进化与价值延续 最近Zebec社区发生了一件大事 - 一个关于在Nautilus Chain上推出$NAUT通证的提案获得了98%以上的压倒性支持。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经济的观察者,我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通证调整背后,其实蕴含着Zebec生态的战略转型。为什么需要$NAUT?记得去年参加Zebec社区AMA时,创始人Sam就提到过这个问题。Zebec Protocol最初是在Solana上构建的,后来扩展到BNB C...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