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白老韭投资干几个月血泪菜的一位中的则经验法

白老韭投资干几个月血泪菜的一位中的则经验法

2025-09-24 01:03:48 [布局] 来源:链圈视角

昨晚复盘自己最近的加密货币投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虽然成功在2个小币种上止盈,但因为第三个币种的重仓亏损,总体来看还是亏钱的。这就像打麻将赢了两把小的,输了一把大的,表面上看胜率2比1,实际上钱包却缩水了。

说实话,这种经历在投资圈实在太常见了。赚钱时总拍着大腿懊恼:"早知道就该多投点!"而亏损时又开始后悔:"为什么当时要押上这么多?"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简直比真正的亏损还折磨人。

记得去年在某个小币种上赚了50%,但因为只投了2000块,最后盈利也不过1000元。那时我就在想,要是我投了2万该多好?但转念一想,万一亏了呢?这种纠结让我悟出一个道理:投资的真谛不在于找到好项目,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下注方式。

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我见过太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总会在某个时刻被"这次不一样"的幻想冲昏头脑。直到账户里的数字狠狠打脸才清醒过来。

关于资金分配,教科书上有很多理论,比如著名的凯利公式。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理论往往太过抽象。今年我开始采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思路,我称之为"白干几个月法则"。

具体怎么做呢?比如你月薪1万元,现在有个投资机会。与其纠结要投多少钱,不如问问自己:如果这笔钱亏了,我能接受相当于白干几个月?是1个月、3个月还是半年?这种思考方式让数字变得更有温度。

同样地,在决定止盈时,也可以这样想:这笔盈利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如果赚了3个月的工资,那就当是提前拿到了年终奖。这种心理暗示能让止盈变得更加从容。

我特别喜欢这个方法的原因是,它把冰冷的数字转化成了我们最熟悉的时间概念。毕竟,我们工作说到底就是在用时间换钱。当投资决策与工作时间挂钩时,我们就能更清晰地感知风险。

当然,这个方法也有局限性。比如对自由职业者来说,收入可能不太稳定。但这恰恰是它的优势所在:它能逼着你更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资金状况。说到底,投资最重要的不是技术分析,而是了解自己的承受底线。

这个方法帮我度过了不少艰难时刻。记得上个月某个币种暴跌,按传统思路我可能会死扛,但想到再跌下去就等于白干半年,我果断止损。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明智了。

投资就像人生,重要的不是你预测得有多准,而是你能否在判断失误时优雅地退场。用"白干几个月"来衡量投资决策,或许就是保持这份优雅的最好方式。

(责任编辑:方案)

推荐文章
  • Binance Labs投资版图:深度挖掘那些尚未发币的潜力项目

    Binance Labs投资版图:深度挖掘那些尚未发币的潜力项目 作为一名在加密行业沉浸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谈到VC投资的项目空投概率时,Binance Labs以15.4%的惊人成绩在各大顶级VC中脱颖而出。这个数字不仅超越了a16z、Coinbase这些知名机构,更凸显了Binance Labs独特的投资眼光。Binance Labs的独特魅力记得2018年那个充满激情的4月,Binance Labs正式成立。这些年来,它已经成为区块链创业... ...[详细]
  • 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说到林园的投资哲学,有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记得是2004年左右,他在香港和一群投资人聊天,话题自然绕不开银行股。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中国所有银行的利润加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汇丰银行。在座的投资者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汇丰,理由很充分:盘子大、业务稳、分红多。唯独林园这个"异类",执拗地看好大陆银行股。要知道那会儿中国刚加入WTO不久,金融业简直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我查过资料,当时为了给国有银行"美容... ...[详细]
  • 马斯克深陷DOGE操控风波:一场数字货币版的狼人杀

    马斯克深陷DOGE操控风波:一场数字货币版的狼人杀 要说科技圈最能折腾的大佬,非马斯克莫属。这位特斯拉掌门人最近又惹上了新麻烦——被指控操控狗狗币市场。这事儿说来有趣,就像一场数字货币版的"狼人杀"游戏,只是筹码变成了真金白银。生日数字引发的"钱包疑云"投资者们就像一群执着的侦探,他们声称找到了马斯克操控市场的"铁证"。最戏剧性的证据是什么?一个含有马斯克生日数字(1971年6月28日)的狗狗币钱包!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侦探片,罪犯总会留下些蛛丝... ...[详细]
  • Friend Tech 的狂野之旅:一场由投机、创新与危机交织的社交实验

    Friend Tech 的狂野之旅:一场由投机、创新与危机交织的社交实验 最近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Friend Tech这个现象级应用,不得不承认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风口上的猪"。作为经历过无数泡沫周期的投资人,我既为它的创新拍案叫绝,又对它的未来忧心忡忡。下面就跟大家聊聊这个疯狂的社交金融实验。从零到千万:Friend Tech的野蛮生长史说实话,Friend Tech的成功配方并不神秘,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玩法还是忍不住惊叹。记得去年Clubhouse昙花一现时,我就跟... ...[详细]
  • Worldcoin:一场重塑全球财富分配的革命性实验

    Worldcoin:一场重塑全球财富分配的革命性实验 最近有个叫Worldcoin的项目在科技圈炒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因为它跟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扯上了关系。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老兵,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的构想确实够大胆。它要解决的是个老生常谈但又棘手至极的问题:如何让全球数十亿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全民基本收入的数字解法记得第一次听说UBI(全民基本收入)概念时,我还在想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Worldcoin给出了一个颇具... ...[详细]
  • 香港EDGE峰会:创业者不容错过的AI与Web3盛宴

    香港EDGE峰会:创业者不容错过的AI与Web3盛宴 朋友们,如果你正在AI或Web3领域摸爬滚打,今年9月26-27日在香港举办的EDGE峰会绝对值得你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关注。作为一个看过太多创业项目的过来人,我敢说这很可能是2023年最重量级的科技盛会。为什么这次峰会不一样?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我就感叹现在的创业生态真是日新月异。但这次的EDGE峰会简直是把天花板又抬高了好几层——不仅有传统的AI和机器人项目,还特别设置了Web3专场。我打听到... ...[详细]
  • 当香蕉枪变成哑弹:从Banana Gun事件看智能合约审计的重要性

    当香蕉枪变成哑弹:从Banana Gun事件看智能合约审计的重要性 加密货币市场永远不缺戏剧性事件。就在9月12日,备受期待的Telegram交易机器人Banana Gun上演了一出让人瞠目结舌的闹剧。其代币BANANA在短短3小时内完成了从8.7美元到0.02美元的"自由落体",就像我那不争气的体重数字一样直线下滑。项目方给出的解释让人哭笑不得——智能合约存在漏洞,而且是在经过两次审计的情况下。这到底是个什么项目?Banana Gun原本是个挺有意思的产品,它就... ...[详细]
  • AIX银河纪元:为AI打造的数据新大陆

    AIX银河纪元:为AI打造的数据新大陆 作为长期关注AI发展的从业者,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AI模型表现得像个天才,而有些却像刚入学的小学生?答案很简单 - 数据质量决定了AI的高度。就像人类需要优质教育一样,AI也需要精心准备的数据"教材"。数据决定AI的成长上限记得去年有个做医疗AI的创业团队来找我咨询。他们花大价钱训练出来的诊断系统,准确率却总上不去。我一看他们的训练数据就发现了问题 - 那些医疗影像数据不仅数量有限,质量... ...[详细]
  • 从Ronin回家看以太坊生态的必然趋势

    从Ronin回家看以太坊生态的必然趋势 最近链游圈出了个大新闻 - Ronin宣布要"搬回"以太坊大家庭了!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一个北漂多年后决定回老家发展的朋友。Ronin这次的转型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搬家,而是要从现在的"独立创业"模式转变为以太坊生态里的"合伙人"身份。从邻居变成家人用生活化的比喻来说,现在的Ronin就像以太坊的邻居 - 虽然关系密切,但各自有独立的空间和生活方式。而转型后,Ronin就要成为以太坊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 ...[详细]
  • 当熊市遇上创造力:这些链上项目凭什么逆势突围?

    当熊市遇上创造力:这些链上项目凭什么逆势突围? 说实话,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市场越是低迷,创新反而越活跃。记得2018年寒冬那会儿,DeFi的种子就是在那时埋下的。现在回头看,几乎所有改变行业的创新——从DeFi到NFT,再到最近火热的LSDFI、meme和BRC20——都是在熊市里萌芽,然后等到行情回暖时爆发的。社交革命的链上实验:Friend.tech为什么这么火?最近我的朋友圈都被Friend.tech刷屏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