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来得泡沫一场快去快的社交金融
最近在加密圈里,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叫Friend.Tech的新玩意。这个8月10日才在Base链上线的SocialFi平台,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第二天就创造了4000ETH的交易量,26万笔链上交易。但就在大家都以为它要起飞的时候,半个月后却跌得比过山车还快。这不是很讽刺吗?一个号称要重塑社交媒体的项目,自己却像网红一样短命。
疯狂的Friend.Tech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Friend.Tech让你可以买卖"创作者股票"。持有这些股票,就能获得独家内容和互动机会。听起来是不是很像OnlyFans?只不过现在只能发发文字。但真正让这个平台火起来的,是那种炒股票的刺激感。它的定价机制很特别,随着买的人越多,价格涨得越快,这就是所谓的"联合曲线"。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时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它给早期加入的人很大的优势,这不就是在制造FOMO(害怕错过)情绪吗?难怪大家都抢着上车。而且创作者还能从每笔交易中抽5%,这更刺激他们到处宣传自己的股票。
为什么突然这么火?
有人说这没什么新鲜的,以前Steemit、BitClout这些项目不都玩过类似的把戏吗?但它们最后都凉了。但Friend.Tech确实在12天内就吸引了10万用户,6200万美元的交易量,这数字太夸张了。
我觉得它成功抓住了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饥饿营销做得好。想注册?得有邀请码!这招让Twitter上大家都在求码。还有就是那个空投计划,6个月1亿积分,谁知道将来能不能换代币呢?这种套路虽然老,但永远有效。
其次是用起来确实方便。不像其他dApp需要记助记词,直接用Google账号登录就行。作为一个整天被助记词折磨的人,这点真是太重要了。而且它作为PWA(渐进式Web应用),绕过了应用商店的限制,在手机上用起来也很顺手。
繁荣背后的隐忧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的老油条,我觉得这个模式很难持续。现在的热度全靠"股票只涨不跌"的幻觉维持着。
平台上有三种人:创作者、内容消费者和投机者。但问题在于,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新用户根本买不起。想想看,在Twitter、TikTok上看内容都是免费的,OnlyFans也是固定月费。而在这里,好内容都成了有钱人的专属品。
更糟糕的是,创作者的收益完全依赖于交易量。这不是鼓励他们做优质内容,而是鼓励他们想办法制造交易。我认识的一个创作者就坦言,他现在整天想的不是怎么产出好内容,而是怎么忽悠更多人买卖他的股票。
昙花一现的命运
看看数据就知道了:协议收入从8月21日的168万美元暴跌到9月1日的6万美元,活跃用户从每小时4700人降到不到600人。这跌幅比我去年买的FTX代币还惨。
Friend.Tech的故事给Web3行业上了重要一课:去中心化理念固然重要,但光靠概念和投机热情是走不远的。真正能持续的项目,必须解决真实的需求,提供实在的价值。否则,再炫酷的概念也只会是一场短暂的狂欢。
说实话,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我看到这种项目总是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创新,担忧的是泡沫。但无论如何,Friend.Tech的经历都值得我们深思: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创造出真正持久的价值?
(责任编辑:研究)
-
说实话,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说26000这个关键点位已经成了多空双方的"兵家必争之地"。昨天终于打破了白天的沉寂,让咱们不用再熬夜盯盘了,这可是个好消息!技术面深度剖析仔细看看四小时级别图,均线系统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信号:金叉形成,5日均线昂头向上。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价格再次上探26600附近,很可能会形成双顶形态。我见过太多新手在这个位置栽... ...[详细]
-
最近几个月,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币圈蔓延——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开始尝试把美股"搬"上区块链。Kraken、Robinhood这些平台都在布局,让用户直接用USDT就能买卖特斯拉、苹果这些传统股票。这不禁让人思考:这到底是金融创新的新风口,还是又一个监管重拳下的牺牲品?代币化股票的冰与火之歌记得2020年那会儿,FTX和币安就玩过这一套。当时他们找了德国券商合作,把真实的股票锁定在托管账户里,然后... ...[详细]
-
凌晨1:30,我的咖啡已经凉了。看着屏幕上比特币113200的现价,不禁想起上周还在116725高点的日子。短短几天,一万点就这么没了,就像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瞬间冲刷了整个市场。比特币:站在悬崖边的巨人说实话,现在的走势让人心里发毛。日线已经无情地跌破了113800这个关键支撑,就像一栋老房子突然断了承重梁。下方111300-111500区域成了最后防线,但这个支撑究竟能撑多久?四小时图上那... ...[详细]
-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总统与美联储主席的关系就像一对永远无法好好相处的邻居。记得2019年那会儿,特朗普几乎每个月都要在推特上对着鲍威尔开火,那场面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这让我想起当年尼克松时期的经典故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总统的焦虑:选票与经济晴雨表想象一下,你刚搬进白宫就开始为连任发愁,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寝食难安。我有个做政治顾问的朋友说,总统们的眼睛永远盯着三个数字:失业率、股市指数和民调支持率。... ...[详细]
-
作为从事金融科技研究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比特币的发展轨迹总是出人意料。14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的数字实验,如今已经成长为撼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庞然大物。但让我感到最有趣的是,比特币正在摆脱单一功能的束缚,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和创新活力。数字黄金2.0:比特币的价值存储革命记得2017年我第一次买入比特币时,很多人还把它当成投机工具。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可它的"数字黄金"属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详细]
-
比特币再创新高!117000美元关口被攻破,牛市真的要来了吗?
今天的加密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在今早,比特币一举突破了11700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让整个币圈都沸腾了。不过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大家别太激动,市场从来不会按照我们想象的剧本走。市场行情分析:多头在犹豫什么?说实在的,今天这波行情走得有点意思。比特币先是试探性地触碰了117600美元,就像个害羞的小伙子一样碰了碰女神的手就赶紧缩回来了。成交量才800亿美元出头,这个数字... ...[详细]
-
2025年8月,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时刻——以太坊正式步入十周岁。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司机",我不得不说,这十年来的发展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机构大鳄入场:ETH持有量刷新纪录七月份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SharpLink Gaming这个"土豪"玩家了。他们大手笔增持ETH,持仓规模居然首次超过了以太坊基金会!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咖啡馆碰到的一位投资经理预测:"机构资金进场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看... ...[详细]
-
各位老铁好啊!又到了每周一次的Atomicals生态播报时间。说实话,这周的动态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感觉整个比特币生态都在蠢蠢欲动。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了五年的老兵,我明显感受到Atomicals正在酝酿一场大动作。重磅!ACE测试版即将破茧而出ACE团队这周的动作相当给力!先是放出了开放前后端代码给外部团队审查的消息。兄弟们,这可是个好信号啊!记得去年某个项目就因为代码审计不严栽了大跟头。AC... ...[详细]
-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MicroStrategy疯狂囤积比特币的新闻时,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这家原本做商业智能软件的公司,现在更像是华尔街的加密对冲基金。这不,今年6月又冒出了以太坊版的"MicroStrategy"——BitMine和SharpLink Gaming,让整个金融圈炸开了锅。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一场资本的狂欢记得2014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主流金融机构对它嗤之以鼻。现在呢?上市公司... ...[详细]
-
最近香港稳定币圈子里可谓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监管政策到底有多"狠"?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香港稳定币要完蛋"的标题党,我都哭笑不得。你知道吗?香港的规定其实和其他金融中心大同小异。比如8000港币的交易门槛才需要做KYC,这可比欧盟1000欧元的标准宽松多了。上周我和几个交易所的老总吃饭,他们都在抱怨的不是政策本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