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弹玻帝国地璃到伦比面扫个哥西银行颜从防如何让巴一亚人科技金融

弹玻帝国地璃到伦比面扫个哥西银行颜从防如何让巴一亚人科技金融

2025-09-22 04:18:23 [分析] 来源:链圈视角

我至今还记得David Vélez第一次向我描述他在巴西开银行账户时的场景。那简直像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一个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被困在银行的防弹玻璃后面,周围站着荷枪实弹的警察,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你能想象吗?"他苦笑着对我说,"在21世纪,开个银行账户还要像探监一样。"

创业灵感源于糟糕的用户体验

Vélez的故事始于2012年,当时这位哥伦比亚裔投资人刚从硅谷知名风投红杉资本离职。作为私募股权老手,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拉丁美洲的银行系统简直就是"活化石"。

"你知道吗?"他回忆道,"在巴西,十大企业里有五家是银行。这些金融巨头就像中世纪的封建领主,把持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不但收取着全球最高的利率,还享有宪法赋予的保护——外国资本根本进不来。"

但真正点燃他创业火花的,是那次噩梦般的开户经历。在巴西最豪华的银行里,他像个犯人一样被盘查,来回跑了六次才办完手续,最终等了整整五个月。"我当时就在想,"他眼睛发亮地说,"这个行业不改变天理难容!"

用智能手机颠覆百年金融堡垒

2013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了Vélez一个绝佳的机会。当传统银行还在用IBM大型机处理业务时,Nubank只用100万美元就在云端搭建起了完整的信用卡系统。

"那些银行大佬们都在嘲笑我,"他模仿着那些傲慢的语气,"'你个哥伦比亚佬懂什么巴西银行业?'但我知道,年轻人已经受够了这些老古董。"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如今,Nubank已经拥有3500万用户,估值高达250亿美元,成为拉美最大的金融科技独角兽。更讽刺的是,这家"小创业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它曾经想要颠覆的部分传统银行。

加密寒冬中的另类布局

在加密货币领域,Nubank的布局同样令人意外。当其他公司都在疯狂上币时,他们却异常冷静。

"我们进入得确实有点晚,"Vélez承认,"但这不是坏事。加密寒冬正好帮我们筛掉了那些投机者。"Nubank只选择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还推出了自己的代币Nucoin,目前已有800多万用户在使用。

他特别提到巴西央行数字货币DREX:"想象一下,以后抵押贷款不再需要跑断腿,区块链技术能让这些流程变得像网购一样简单。"

Pix:让巴西弯道超车美国的秘密武器

说到激动处,Vélez掏出手机给我展示了巴西的Pix支付系统。"这玩意儿比美国的Zelle强太多了!"他兴奋地说,"24小时即时到账,完全免费,连街边小贩都在用。"

据他介绍,Pix已经成为巴西经济数字化的关键推手。Nubank处理着全国25%的Pix交易,这让传统银行如坐针毡。"美国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他神秘地笑道,"在移动支付这块,巴西至少领先他们五年。"

金融的未来在南方

谈到行业未来,Vélez的观点相当犀利:"别老盯着华尔街了,金融创新的未来在巴西、印度和中国。"

他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AI银行管家7×24小时贴身服务,开放式金融让所有产品公平竞争,区块链彻底改造抵押贷款等传统业务。"终有一天,"他信心满满地说,"全球汇款会变得像发短信一样简单。"

采访结束时,这位曾经的"门外汉"已经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但最让他自豪的不是70亿美元的身家,而是Nubank让6000万没有银行账户的巴西人第一次享受到了金融服务。"这才是我创业的初心,"他说,"让金融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责任编辑:观点)

推荐文章
  • 蚂蚁集团紧急辟谣:别被稀土稳定币忽悠了!

    蚂蚁集团紧急辟谣:别被稀土稳定币忽悠了! 最近朋友圈里疯传一个劲爆消息,说什么蚂蚁集团要跟央行、中国稀土集团联手搞个"稀土稳定币",听得我差点把咖啡喷在键盘上。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瓜保熟吗?果然,蚂蚁集团很快就出来啪啪打脸了。人家明确表示:"纯属子虚乌有!"这让我想起去年那波"数字人民币"概念股炒作,也是忽悠了不少跟风的小白投资者。现在市场情绪这么浮躁,这种"重磅消息"往往就是收割韭菜的镰刀啊。谣言背后的... ...[详细]
  • 数字资产投票权:美国选民正用加密货币作为政治选择的标尺

    数字资产投票权:美国选民正用加密货币作为政治选择的标尺 Coinbase的最新调研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政治现象:在决定美国总统大选走向的关键摇摆州中,超过半数的选民已经把候选人对数字资产的态度纳入了投票考量。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与政策互动的观察者,我认为这标志着Web3议题正从技术圈层跃升为大众政治议题。摇摆州选民的"加密货币偏好"根据Coinbase引用的Morning Consult调研数据,在新罕布什尔州、内华达州、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四... ...[详细]
  • 深夜暴跌中精准狙击 8700美元利润轻松入袋

    深夜暴跌中精准狙击 8700美元利润轻松入袋 昨晚的行情真是刺激啊!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市场突然变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机会来了。比特币和以太坊双双跳水,那些还在等回调的多头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说实话,这种行情我最喜欢了。当时看到K线图上明显的下跌信号,我立即在VIP群里喊单:"兄弟们,空单机会来了!"技术指标明明白白告诉我,这不是简单的回调,而是真正的趋势反转。果然,以太坊30个点、比特币500点的利润,轻轻松松就收入囊中,... ...[详细]
  • 当SEC铁拳落下:加密行业如何在这场监管风暴中活下去?

    当SEC铁拳落下:加密行业如何在这场监管风暴中活下去? 说实话,最近看着SEC对加密行业步步紧逼,我就像在看一部惊悚片。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太清楚监管风暴意味着什么了——它既是利刃,也可能是救赎。监管高压下的行业寒冬记得2018年那场ICO大清洗吗?我亲眼见证了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项目一夜之间土崩瓦解。SEC拿着证券法这把"尚方宝剑",把Telegram的17亿美元代币销售直接判了死刑。说真的,当时很多同行都觉得天要塌了。现在回想起... ...[详细]
  • 以太坊PoS转型周年记:15亿美元灰飞烟灭背后的生态变革

    以太坊PoS转型周年记:15亿美元灰飞烟灭背后的生态变革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以太坊"大手术"了。这个区块链界的"老大哥"毅然告别了PoW(工作量证明)时代,转身投入PoS(权益证明)的怀抱。转眼间一年过去,这场转型给以太坊生态系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得见的改变:燃烧中的价值说起最直观的变化,不得不提EIP-1559提案带来的"燃烧效应"。以前我们转账就像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现在好了,系统自动给出"公道价"。这个小小的改变... ...[详细]
  • Web3未来十年的破局者:C链在TOKEN2049展现的雄心壮志

    Web3未来十年的破局者:C链在TOKEN2049展现的雄心壮志 滨海湾金沙酒店的璀璨灯光下,TOKEN2049这场亚洲Web3领域的顶级盛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参会者之一,我深深感受到了现场那种令人振奋的氛围 - 来自全球各地的区块链先驱者们激烈地交流着,探讨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未来走向。而在这场盛会中,C链的十年规划尤其引人注目。去中心化的本质:不只是口号说实话,在区块链行业混了这么多年,我看到太多项目把"去中心化"挂在嘴边却从未真正落地。但C链给我的感觉不... ...[详细]
  • 操盘手日记:如何在市场喧嚣中保持清醒

    操盘手日记:如何在市场喧嚣中保持清醒 说实话,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如果没人对你的交易策略指指点点,那可能说明你的操作还不够亮眼。就像华尔街那句老话:"没有敌人的人才最可悲"。市场总是充满嫉妒与质疑,但这恰恰证明你在做对的事情。昨晚的战绩还算不错,大饼空单稳稳拿下400点利润。这种时候最容易飘飘然,但我更在意的是能否持续保持稳定获利的能力。毕竟交易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那些晒单炫耀的"大神",往往都成了市场... ...[详细]
  • 央行数字货币VS比特币: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央行数字货币VS比特币: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记得比特币刚问世那会儿,各国央行大佬们估计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觉得这不过是极客们的玩具。可谁曾想,这个被称为"数字黄金"的家伙,硬生生把全球金融体系搅得天翻地覆。现在好了,央妈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撸起袖子要搞自己的数字货币——CBDC(央行数字货币)。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打不过就加入"。问题是,CBDC真的能撼动比特币的地位吗?我看未必。CBDC的"皇帝新衣"每次听央行官员们推销CBDC,我... ...[详细]
  • 香港Web3.0协会为特首施政报告献策:四把钥匙开启数字金融未来

    香港Web3.0协会为特首施政报告献策:四把钥匙开启数字金融未来 在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刻,2023年特首施政报告公开征集意见的窗口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我注意到香港Web3.0协会这次提出的建议可谓切中要害,既展现了行业的前瞻性,又体现了务实精神。区块链基建:要"快"更要"稳"提起Web3.0,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区块链。但说实话,现有的公链就像是一条条还没完全修好的高速公路——车速上不去、收费站不统一、时不时还有安... ...[详细]
  • 加密投资界震动:明星基金Scalar Capital按下暂停键,行业寒冬将至?

    加密投资界震动:明星基金Scalar Capital按下暂停键,行业寒冬将至? 9月18日那天,我刷到Linda Xie的推文时,手指不自觉地停住了。这位加密投资圈的"明星经理人"宣布将不再进行全职投资,而是回归建设者角色。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充满激情的加密夏天,她和Jordan Clifford共同创立Scalar Capital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段加密传奇的落幕说实话,Scalar Capital的发展轨迹堪称加密投资圈的教科书案例。2017年成立时,正值ICO狂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