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突破新动向与创新融周与数亚洲字金监管欧洲
这周的科技金融圈可真热闹,欧洲大陆在AI监管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亚洲各国则在数字资产领域玩出了新花样。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科技金融发展的业内人士,我看到这些动态时不禁感慨:2023年尾声的这几周,行业发展的脚步丝毫不见放缓。
欧洲AI监管迈出实质性步伐
德法意三国终于就AI监管达成了共识,这让我想起上周在柏林参加的一场科技政策圆桌会议。当时就有专家预测,欧洲各国可能在年底前协调立场。现在看来,欧洲确实希望在AI治理方面保持领先,毕竟他们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期。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多国协调的模式虽然稳妥,但会不会让欧洲的创新速度落后于中美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科技巨头的人事震荡余波未平
微软这次真是捡了个大便宜!Sam Altman和他的团队加盟微软的消息一出,我朋友圈里的投资人都在讨论这事。有趣的是,微软一边招揽OpenAI的核心团队,一边又在开源AI工具,这种两手准备的做法相当老练。他们最新开源的Terminal Canary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浏览器大战,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亚洲数字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日本这次的动作不小啊!NTT推出的"tsuzumi"模型据说日语能力碾压ChatGPT,让我这个日语学习者跃跃欲试。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的数字证券交易即将在下月启动,这个进度比预期快了不少。菲律宾财政部首次发售代币化国债的消息也很有意思,2.7亿美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象征意义重大。
新加坡金管局的新规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ICO狂潮,现在监管总算跟上来了。禁止杠杆交易这一招很聪明,可以有效防范加密货币市场的过度投机。相比之下,新西兰的稳定币NZDD就显得中规中矩,1:1的现金储备制度虽然保守,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反而是个稳妥的选择。
中国市场的独特风景
杭州即将举办的AIGC峰会让我想起了上半年参加的几个类似活动,当时会场的热度简直爆表。中国企业在AI应用层面的创新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武昌警方破获的虚拟币洗钱案也提醒我们,在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永远不能缺位。
这周的消息让我深刻感受到,全球科技金融生态正在加速分化:欧洲求稳,美国求快,亚洲各国则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作为一名从业者,我很期待看到这种多元化竞争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责任编辑:前沿)
-
说真的,最近比特币这波行情真是让人又喜又忧。记得那天早上我刚起床刷新闻,就看到一则"比特币ETF获批"的消息刷屏了,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证实是假新闻。但有意思的是,市场好像完全不在乎真假,价格愣是蹭蹭往上涨。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也是这样一个消息就能让市场疯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得说这次的情况确实不太一样。3万美元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就像当年1万美元一样,突破了就意味着行情进入新阶段... ...[详细]
-
KeyToken登陆Raydium:DeFi世界迎来一位重量级玩家
区块链圈最近热闹非凡,KeyToken在Raydium交易所的正式亮相,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发展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次上线确实让人眼前一亮。Raydium作为Solana生态的明星交易所,其闪电般的交易速度和低手续费的特性,恰好完美适配了KeyToken的定位。为什么这次上线如此特别?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很多业内人士就在讨论"如何让DeF... ...[详细]
-
哎呀,最近的加密市场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一会儿暴涨让人心跳加速,一会儿暴跌又让人心惊肉跳。这种行情下,新手投资者们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涨也怕跌也怕。说实话,这种心态我特别理解,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市场波动背后的玄机前几天比特币突破3万美元后突然暴跌,这一幕让我想起去年FTX暴雷时的场景。技术分析虽然能给我们一些参考,但说实话,这玩意儿就跟算命差不多——有时候准,有时候打脸。主力资金最近的动... ...[详细]
-
看着比特币价格逼近4.2万美元大关,以太坊站上2200美元,我不禁感叹加密市场最近的疯狂。但更让我兴奋的是比特币/以太坊价格比的变化——这个曾经稳定在1.4:1到1.6:1之间的比值,现在居然快要突破2:1了。作为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藏着一段更精彩的故事。一场来自底层的金融革命比特币铭文生态的崛起,就像是加密世界的"农村包围城市"。那些被VC和机构忽视的普通投资者... ...[详细]
-
天啊,这行情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就在昨天,币圈突然上演了一出"惊魂记"——比特币从124500美元的高位直线坠落7000多点,最低触及117180美元,以太坊也没能幸免,从4788美元暴跌至4451美元。我盯着K线图,看着那一根根大阴线,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血流成河的24小时据我了解,短短24小时内,全球就有22万投资者被强制平仓,爆仓总金额高达10.31亿美元。这让我想起去年FTX暴雷时的惨状,不... ...[详细]
-
Starknet空投:ZK-Rollup的最后一搏还是新生机遇?
作为加密领域的老兵,我见证过太多项目方靠空投来续命的案例了。最近圈内朋友都在讨论Starknet即将到来的空投,说实话,这更像是一场被逼无奈的"救市"行动。看看现在ZK-Rollup生态的惨状:交易量低迷、用户体验糟糕、TVL数据惨不忍睹...技术至上主义正在伤害ZK生态记得去年参加Devcon时,我跟几个ZK工程师聊到凌晨三点。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电路优化、EVM等效性这些专业术语,却对普通用户... ...[详细]
-
记得Facebook那场轰轰烈烈却最终黯然收场的Libra计划吗?现在,另一家科技巨头正蓄势待发,准备在企业数字货币领域掀起新的浪潮。说到这,让我先分享一个有趣的数据:2021年比特币的交易量惊人地突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是美国运通的两倍多!但讽刺的是,这些天文数字般的交易中,真正用于购买实物的比例却小得可怜。私人数字货币的春天要来了?说到私人数字货币,这可不算什么新鲜概念。早在1994年,创新思想... ...[详细]
-
Solana质押市场新贵Jito:MEV收益+质押收益的双重玩法能走多远?
最近Solana生态复苏的浪潮中,Jito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匹黑马杀出重围。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将MEV收益与传统质押收益相结合的LSD协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Jito为何能脱颖而出?说实话,在Solana上做流动性质押的协议不少,但Jito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MEV这块蛋糕也端上了餐桌。想象一下,你不仅可以通过质押获得常规收益,还能分到MEV这块"意外之财"。特别是在最... ...[详细]
-
记得刚开始接触加密货币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被那些暴富神话冲昏了头脑。熬夜盯盘、追涨杀跌、合约爆仓...这些经历我都深有体会。如今回想起来,才发现当时的自己多么幼稚。说实话,这个市场远比想象中残酷,但也蕴含着无限可能。为什么90%的人都亏钱?最近和一位币圈老友聊天,他说了句很扎心的话:"不是币圈骗人,是人性弱点在作祟。"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总是犯这些错误:• 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完全不顾风险•... ...[详细]
-
看着比特币最近风光无限的样子,华尔街大佬们排队进场,马斯克都成了行走的代言人,谁能想到三年前它还经历过一场生死存亡的内战?那时候BCH集团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夺走了"比特币"这个名字,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背发凉。一场被低估的生死较量现在的新韭菜们可能觉得分叉不算个事儿,毕竟现在阿猫阿狗都能搞个分叉币。但在当时,这场内战比华尔街的商战还刺激,朋友反目、兄弟成仇都是家常便饭。我见过太多原本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