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的六大支登场地位,挑太坊强势柱战以世界加密
最近以太坊带着DeFi又杀回来了,这次可不再是2020年那个"DeFi夏季"的玩法了。Aave、Pendle、Ethena这几个家伙把循环贷玩出了新花样,让杠杆效应变得更加可控。还记得当年大家都围着ETH打转的日子吗?现在USDe这类稳定币让整个市场的波动变得更温和了。
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感觉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温暖而持久的牛市周期。在这个阶段,评估链上协议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首先是资产的多样性——美联储要降息的消息一出,市场上的热钱肯定会更多;其次是杠杆的安全边际——说白了就是怎么在牛市结束时安全撤退。
二八法则下的加密格局
看看这张DeFi TVL的图表,你会发现以太坊7月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60%,而在以太坊生态里,Aave又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这就是典型的"二八法则"啊!剩下的协议想要分一杯羹,就得想办法和这两个大佬扯上关系。
说实话,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是华尔街的缩小版。WBTC、ETH和USDT/USDC就像是基础货币,而Lido这类项目虽然规模不小,但本质上就是个"资产搬运工",缺乏真正的生态价值。说到这里我不禁要吐槽一下比特币——大家都想要BTC,但谁会真的去用比特币生态呢?
六大协议的权力游戏
根据我的分析,当前加密世界有六个最具影响力的协议:Pendle、Aave、Ethena、Ethereum、HyperEVM和Bitcoin。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权力网络。
就拿HyperEVM来说吧,这个后起之秀可一点都不怯场。USDe已经在HyperEVM生态部署,$kHYPE和$hbHYPE更是霸占趋势榜前列。Hyperlend这个Aave的分叉项目也很聪明,直接承诺把10%利润分给Aave,这招"拜山头"玩得漂亮。
有趣的是,以太坊生态需要比特币,但比特币生态却对其他资产爱答不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比特币就像是个高傲的贵族,永远不屑与其他协议打交道。
生态价值的三个层次
我把这些协议分成了三个梯队:
1. BTC/ETH:真正的底层基础设施。BTC胜在价值存储,ETH则是生态之王。
2. Aave/Pendle/Ethena:中间层的价值流转枢纽。
3. HyperEVM:最活跃的新兴势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Solana。虽然它也很火,但要整合外部资产就得先发展自己的DEX,这就像是要求别人先学会你的语言才能谈生意,天然的劣势啊!
DeFi的未来之路
在我看来,Aave才是这场循环贷盛宴的真正主角。它就像是为整个DeFi系统提供血液的心脏,任何公链想要发展借贷业务,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合规分叉Aave。
HyperEVM这边也不甘示弱,正在通过HIP3、CoreWriter等一系列创新来争夺市场份额。它就像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想要把传统金融的一切都搬到链上。
总结一下我的观察:
- Pendle正在成为DeFi世界的"瑞士军刀",什么资产都能拆解重组
- Ethena想要打造稳定币的第三极
- Aave已经是借贷市场的"基础设施"
- Bitcoin和Ethereum代表着区块链的极限
- HyperEVM虽然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惊人
加密世界的王座争夺战才刚刚开始。新项目想要立足,就必须融入现有的权力网络。毕竟在这个圈子里,要么一起繁荣,要么一起沉沦。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才让加密世界如此令人着迷,不是吗?
(责任编辑:活动)
-
最近朋友圈里疯传一个劲爆消息,说什么蚂蚁集团要跟央行、中国稀土集团联手搞个"稀土稳定币",听得我差点把咖啡喷在键盘上。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瓜保熟吗?果然,蚂蚁集团很快就出来啪啪打脸了。人家明确表示:"纯属子虚乌有!"这让我想起去年那波"数字人民币"概念股炒作,也是忽悠了不少跟风的小白投资者。现在市场情绪这么浮躁,这种"重磅消息"往往就是收割韭菜的镰刀啊。谣言背后的... ...[详细]
-
说实话,每次看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鲍威尔喊话,我都忍不住想笑。这位前总统就像个任性的孩子,整天嚷嚷着"我要降息!现在就要!"但现实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利率背后的政治角力还记得2019年那场著名的"关税通胀论"吗?当时鲍威尔用特朗普自己的贸易政策作为挡箭牌,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不降息。这个经济学界的"太极高手"用对手的矛挡了对手的盾,真是绝妙的政治操作。但问题在于,美联储真的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独... ...[详细]
-
2025年8月的加密货币市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木头人"游戏——看似静止不动,实则暗流涌动。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老韭菜,我清楚地感受到这次横盘绝非寻常。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像被施了定身术,但这平静背后,四股相互制衡的力量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博弈。杠杆狂欢后的宿醉还记得上个月那场突如其来的闪崩吗?美国PPI数据就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市场的泡沫气球。24小时内22万人爆仓的惨状让我想起了20... ...[详细]
-
最近比特币的表现真让人捏把汗啊!8月中旬那波超过30亿美元的获利了结潮,直接把价格砸到了114707美元,这不免让许多投资者开始思考:11万美元的心理关口还能守住吗?比特币:关键支撑位的考验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得说比特币现在的处境确实有点微妙。虽然距离历史新高才过去一周,但116963美元这个成本密集区的压力不容小觑。说实话,我发现11.4-11.5万美元这个区域的支撑力度比想象中要弱,要是美联储货... ...[详细]
-
当电影遇上区块链:Token2049现场见证文娱资产革命的震撼时刻
电影圈的老炮儿Jonah Greenberg站在Token2049的聚光灯下,眼眶微微发红。这位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制片人,正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讲述着一个让他夜不能寐的梦想——用区块链技术重塑整个电影产业。"二十年前,拍电影是件纯粹的事,"Jonah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忆与吴镇宇把酒言欢的日子,"现在?我们得先向那些根本不懂电影的投资人卑躬屈膝。"一个电影人的区块链救赎说实话,当我听到... ...[详细]
-
8月13日那天,加密圈的老玩家们都见证了一场惊人的市场戏剧。OKX一纸公告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巨石,OKB直接从46美元飙到142美元,短短一小时涨幅200%。说真的,在这个见惯了风浪的市场里,能让所有人瞪大眼睛的场面可不多见。代币经济的魔术手说实话,我见过不少交易所搞销毁的把戏,但OKX这次玩得够狠——一次性销毁6525万枚OKB,直接把总供应量锁死在2100万枚。这个数字明显是在致敬比特币,... ...[详细]
-
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网格交易时,跟大多数小白一样兴奋得睡不着觉。心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设置几个参数,机器人就能帮我自动低买高卖,躺着数钱。那时的我哪知道,这个看似完美的"自动赚钱机器"背后藏着这么多陷阱,稍不注意就能让你亏得怀疑人生。新手最容易掉进的7个认知陷阱1. 天真地以为网格交易就是"永动机"记得我第一次用网格交易时,朋友跟我说:"这玩意儿在震荡市能赚不少钱。"但我选择性忽略了后半... ...[详细]
-
说实话,最近比特币这走势看得我血压都上来了。8月2号那天,比特币就像个突然爆胎的跑车,一头从11.98万美元的高点栽到11.2万美元,短短几天就蒸发了近5%的价值。现在价格在11.36万美元附近晃悠,交易量更是缩水了23%,整个市场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鲸鱼们的动作:是撤离还是布局?最近在币安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BTC流入量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往上窜。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从5300枚涨到了7000枚,... ...[详细]
-
说来也有趣,前两年还在监管夹缝中求生存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们,转眼间就排着队要敲钟上市了。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儿,随便一个区块链项目发个白皮书就能融资的日子,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交易所,而且玩的是更主流的资本市场。华尔街正在拥抱加密新贵Bullish这个由前纽交所掌门人Tom Farley执掌的交易所最近动静不小,6.29亿美元的IPO计划直接剑指纽交所。看着它手里攥着的2.4万枚比特币储备,我... ...[详细]
-
还记得2000年互联网公司集体登陆纳斯达克时的盛况吗?如今Tron的上市,就像是加密世界的"互联网时刻"。作为一个研究区块链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里程碑——数字资产终于获得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入场券。但说实话,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是投机游戏,而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我见过太多加密项目昙花一现的故事。去年有位朋友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他新买的"网红币",结果三个月后就跌去了90%。这类项目最大... ...[详细]